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道門面:聊聊官網建設那些事兒
時間:2025-08-17 11:00:01
說實話,我第一次幫朋友公司看官網時差點笑出聲——首頁那個會轉圈的FLASH動畫活像90年代 disco 球,聯系電話居然用的是JPG圖片。老板還特別驕傲:"這特效花了我八千!" 你看,這就是典型的花錢買了個電子版"牛皮癬"。
五年前可能隨便套個模板就能糊弄客戶,現在?別鬧了。上周我去談合作,對方市場總監當著我的面掏出手機:"我們先看看貴司官網。" 結果加載用了6秒,他直接按了返回鍵。后來他私下跟我說:"官網卡成這樣的,生產線估計也好不到哪去。"
這事兒真挺有意思的。現在用戶判斷企業靠譜程度,八成會參考官網體驗。就像相親時對方穿著皺巴巴的西裝來赴約,你心里肯定要打個問號對吧?我見過最絕的案例是家做精密儀器的,官網banner圖居然有鋸齒——客戶當場質疑他們產品的精密度。
說到建站誤區,我可太有發言權了。去年幫親戚把關建站合同,好家伙,服務商把"支持HTML5"都算成增值服務單獨收費。更離譜的是有些公司還在用"200個頁面起售"這種套路,其實中小企業30個頁面都嫌多。
常見坑點還有: - 盲目追求"炫酷"效果,結果移動端打開像中了病毒 - 產品詳情頁寫得像學術論文,客戶看得直打哈欠 - 聯系方式藏得比密室逃脫線索還深
最要命的是很多老板覺得"上線就等于完工",其實官網和盆栽一樣需要持續打理。我見過最夸張的案例是某公司新聞欄停留在2018年,最新動態居然是"慶祝元旦"...
最近經手過幾個不錯的案例,說點實在的。首先響應式設計已經是底線了,但千萬別迷信所謂的"自適應模板"。有家做母嬰用品的客戶非要用某大廠模板,結果所有產品圖都被自動裁剪成正方形,奶瓶看起來像保溫杯。
內容架構我總結了個"三秒法則": 1. 首屏要讓訪客3秒內看懂你是干嘛的 2. 重要入口3步之內必須能點到 3. 任何頁面3次點擊必達聯系方式
說到這個,不得不提某餐飲客戶的騷操作。他們把加盟熱線做成需要通關的小游戲,美其名曰"篩選優質合作伙伴"。結果三個月就接到7個咨詢——全是閑得蛋疼的大學生。
建站這事吧,魔鬼都在細節里。比如有次我們測試表單,發現安卓機鍵盤會把提交按鈕頂出可視區。更絕的是某醫療網站,預約日歷居然不支持選擇2023年之后的日期——合著是打算2024年就關門大吉?
還有幾個血淚教訓: - 視頻背景千萬別用輪船航行,暈船的用戶真的會關頁面 - 產品對比功能別做太復雜,客戶不是來玩"大家來找茬"的 - CEO致辭放張生活照挺好,但別用釣魚時滿臉油光的那個
有個做智能家居的客戶特別可愛,堅持要在官網放辦公室360°全景。結果網友都在找他們飲水機是什么牌子,完全沒人看產品介紹。
最近參加行業展會,發現AR官網已經不算新鮮事了。有家做家具的,直接讓客戶掃碼看沙發擺在家里的效果。雖然現在看著像噱頭,但三年前誰想到直播帶貨能火成這樣呢?
不過技術再炫,核心還是解決用戶問題。就像我常跟客戶說的:"別總想著在官網放煙花,先把路標做明白。"畢竟客戶來找你是買螺絲刀的,不是來迪廳蹦迪的。
說到底,官網建設就像裝修房子。有人花百萬裝成會所風格,結果客人連馬桶都找不到;也有人簡簡單單大白墻,但每個開關都裝在順手的位置。你說哪種更能留住客人呢?
(寫完檢查時突然想到,要是當年那個用FLASH的朋友把特效錢省下來做SEO,現在估計已經融到A輪了...)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