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,為什么都從官網開始?
時間:2025-08-28 20:00:01
說來你可能不信,就在上個月,我那個開烘焙工作室的表妹突然跑來問我:"哥,你說我這種小本生意有必要做網站嗎?"我反問她:"你現在接到的生日蛋糕訂單,有多少是通過朋友介紹來的?"她掰著手指頭數了半天,支支吾吾地說:"差不多...全部都是?"你看,這就是問題所在。
很多人對網站建設有個誤區,覺得那是上市公司才需要折騰的東西。其實啊,現在隨便一個路邊奶茶店都有自己的小程序了,你還在靠熟人介紹做生意,這不就跟用諾基亞1110在5G時代打電話一個道理嘛!
我接觸過不少創業者,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:"等生意做大了再考慮"。但現實往往是——等你想做的時候,競爭對手的官網已經在百度首頁蹲了三年了。有個做家居定制的客戶讓我印象深刻,他最初也覺得官網可有可無,直到有天發現,同小區新開的競品通過網站月均能接到20多單咨詢。
現在的企業官網早就不是十年前那種"電子版宣傳冊"了。上個月幫朋友調試他們新上線的官網,后臺數據看板簡直讓我驚掉下巴——哪個頁面停留時間長、用戶從哪個渠道跳轉過來、甚至他們在搜索框里打了什么關鍵詞,全都一目了然。這哪是網站啊,簡直就是個24小時在線的市場調研員!
說到這兒,不得不提一個有趣的現象。很多老板總覺得"網站建設就是做個門面",但你看那些做得好的企業,他們的官網都在偷偷干三件事:第一,幫客戶解決問題(比如放個在線報價計算器);第二,給員工減負(常見問題自動回復);第三,給老板省錢(替代部分人工客服)。
當然啦,做網站這事兒也不是一帆風順的。記得三年前我幫一個餐飲老板做官網,光菜單照片就折騰了整整一個禮拜——上午拍完下午菜品升級,剛上傳新圖第二天又換廚師。最后我們想了個損招,直接把"每日特供"做成動態版塊,這才算消停。
還有個常見的誤區就是盲目追求"高大上"。有次看到個汽修廠的官網,首頁居然放了段3D動畫演示,加載速度慢得像老牛拉破車。你說客戶急著找拖車電話,誰有耐心看這個?其實吧,網站就像店鋪的櫥窗,關鍵不是多華麗,而是能讓路過的人一眼看懂你是賣什么的。
可能有人要說了:"我們初創公司哪有那么多預算?"這里分享個省錢妙招——前期完全可以先用模塊化建站平臺過渡。我認識個做手工皮具的姑娘,就用幾百塊年費的平臺搭了個網站,配合社交媒體運營,半年就把線上訂單量做起來了。等生意穩定了,再考慮定制開發也不遲。
不過要提醒一句,便宜不等于將就。上周幫人評估他們用自助平臺做的網站,問題一籮筐:手機打開圖片變形、聯系方式藏得比保險箱密碼還深、產品分類邏輯堪比迷宮...這種網站還不如不做,真的。
最近和做外貿的朋友聊天,他說了個挺有意思的觀察:現在海外客戶來詢盤,第一件事不是要產品畫冊,而是問"你們官網網址多少?"沒有官網的企業,在客戶眼里就跟"三無產品"差不多。
說到底,在這個掃碼比握手還頻繁的年代,官網早就不只是展示窗口了。它既是企業的數字身份證,又是全年無休的銷售代表,更是一本隨時更新的產品手冊。就像我常對客戶說的那句話:"你可以暫時不做網站,但你的競爭對手肯定不會這么想。"
下次再有人問我要不要做網站,我準備換個說法:"你上次租店鋪的時候,會考慮不要臨街櫥窗嗎?"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