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字化轉型第一步:你的企業真的需要個好官網
時間:2025-07-10 09:00:01
說實話,每次看到那些用著2005年模板的企業網站,我都忍不住想嘆氣。你說老板們舍得花幾十萬搞裝修,怎么輪到官網就摳摳搜搜用免費模板糊弄呢?這年頭,客戶第一眼看的可都是你的線上門面啊!
記得去年幫朋友看他們公司的官網,好家伙,首頁大圖還是flash動畫(現在很多瀏覽器根本不支持這玩意兒了)。最絕的是"聯系我們"頁面,留的郵箱居然還是163的免費郵箱。這感覺就像穿著西裝革履去談生意,結果腳上蹬了雙拖鞋——違和感爆棚。
現在的企業官網至少要干三件事:
1. 24小時營業的超級銷售(半夜兩點客戶也能了解你) 2. 內容沉淀中心(產品介紹、案例、資質全都整整齊齊碼好) 3. 流量轉換器(刷抖音刷來的潛在客戶,得能順著網線找到你)
剛開始做網站時,我也犯過傻。有次貪便宜找了個報價特別低的建站團隊,結果做出來的網站手機端打開全是亂碼。更氣人的是,后臺管理系統復雜得跟開飛機似的,每次更新內容都得求著技術小哥幫忙。
這里說幾個血淚教訓: - 千萬別選純靜態網站(改個電話號碼都得找程序員) - 響應式設計不是可選項是必選項(現在超過60%流量來自手機) - 后臺一定要傻瓜式操作(市場部小姑娘都能自己上傳新聞)
這個問題就像問"裝修要花多少錢"一樣難回答。簡單來說,3萬也能做,30萬也不嫌多。關鍵得看你要什么:
- 如果就是個基礎展示型,類似電子畫冊那種,小幾萬搞定 - 要帶在線商城、預約系統的,十萬起步 - 涉及多語言版本、定制開發功能的,預算得往20萬以上準備
不過有個原則:寧愿多花點錢做好點,也別為了省錢將就。我見過最慘的案例是某公司為了省5000塊沒買SSL證書,結果瀏覽器顯示"不安全網站",直接損失了個200萬的大單。
最近幫人做網站診斷,發現個有趣現象——很多企業把精力都放在首頁設計上,卻完全忽略了真正產生轉化的頁面。比如:
1. 產品詳情頁:80%的客戶會看,但很多網站就放兩張圖加三段話敷衍了事 2. 案例展示:要么全是文字看得人頭暈,要么光放logo沒有具體服務內容 3. 關于我們:這個頁面轉化率超高,但多數公司就放段假大空的"企業文化"
還有個特別反人類的操作:在聯系我們頁面只放個地圖不寫具體地址。你是要考驗客戶會不會用地圖測距嗎?
再漂亮的網站,如果內容像隔夜饅頭一樣干巴,照樣留不住人。說幾個內容編排的小技巧:
- 把專業術語翻譯成人話(別滿屏"賦能"、"抓手"這種詞) - 多用場景化表達(不要說"高效節能",要說"比普通設備省一半電費") - 適當加入視頻解說(產品復雜的尤其需要)
上周看到個做工業設備的網站特別聰明,他們把20頁的PDF說明書拆解成短視頻,每個功能點30秒演示,客戶停留時間直接翻倍。
見過太多花大錢建站,然后放任不管的例子。有個做建材的客戶,網站三年沒更新,最新案例還停留在2019年,這不明擺著告訴客戶"我們快倒閉了"嗎?
建議至少要做到: - 每周更新1篇行業相關文章(不用長篇大論,300字干貨就行) - 季度性檢查所有鏈接是否失效 - 每年做次小改版(起碼換換banner圖吧)
其實維護網站就像養魚,不是買了魚缸就完事了,得定期換水喂食啊朋友們!
在這個掃個二維碼就能下單的年代,企業網站早就不該是成本中心,而應該是利潤中心。下次當你猶豫要不要花這筆錢時,想想這個問題:如果潛在客戶只能通過官網了解你,他們能得出什么結論?
(對了,最近發現有些企業開始用AI客服替代傳統留言板,效果意外地好。不過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...)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