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:聊聊官網建設那些事兒
時間:2025-08-09 21:00:01
說實話,十年前幫朋友公司看官網時,我差點沒笑出聲——首頁掛著會閃的熒光字,產品圖糊得像打了馬賽克,聯系方式居然留的是QQ郵箱。現在想想,這種"上古時代"的網站居然還能成交客戶,真是全靠同行襯托啊。
很多人至今覺得,公司網站就是個放在網上的宣傳冊。哎,這想法就跟覺得智能手機只能打電話一樣天真。上周我去某家網紅咖啡館,掃碼點單時順手點開了他們的官網,結果發現不僅能預約座位、看實時客流,還能直接買周邊禮盒——你看,人家早把官網玩成"24小時營業的云門店"了。
特別這兩年直播帶貨火起來后,我發現個有趣現象:那些把官網當戰略陣地的品牌,轉化率反而比純靠第三方平臺的更高。為啥?因為官網能沉淀用戶啊!就像我常去的那個瑜伽服品牌,每次直播都把粉絲往官網小程序引,現在人家復購率能做到40%以上。
去年幫親戚公司做網站,預算大頭全花在炫酷動畫上。結果呢?打開速度慢得能泡杯茶,移動端排版全亂套。這讓我想起行業里那句玩笑話:"老板想要的不是網站,是能拿出去吹牛的玩具。"
常見坑還有這些: - 盲目跟風:看見別人家做了虛擬展廳就非要上VR,其實賣五金件的真沒必要 - 閉門造車:技術團隊自嗨式開發,最后發現客戶最需要的在線報價功能居然沒做 - 只管生不管養:網站上線就像發完朋友圈,三年不更新內容
有個做建材的朋友更絕,花八萬做的官網,聯系方式藏在三級頁面最底下。后來我問他:"你這算不算當代版買櫝還珠?"
現在人刷手機的耐心有多短?這么說吧,要是三秒內找不到想要的信息,基本就跟你家網站說拜拜了。我觀察過上百個企業站,發現能留住人的都有這幾個特點:
1. 加載速度比外賣小哥還快(最好控制在2秒內) 2. 導航欄像超市指示牌一樣清楚 3. 重點信息伸手就能夠著(比如客服入口永遠懸浮) 4. 移動端體驗比PC端更講究
有個做寵物食品的客戶讓我印象深刻。他們把"臨期特惠"入口做成會搖尾巴的小狗圖標,點擊率比其他banner高出一大截——你看,有時候勝負就在這些小聰明上。
見過太多公司把官網做成"竣工即爛尾"的工程。其實啊,網站就像個魚塘,光挖坑不養魚有什么用?說說我見過最絕的案例:
某母嬰品牌在官網開了個"育兒急診室"專欄,每天更新育兒難題的解決方案。結果自然搜索流量半年漲了300%,最神奇的是有個寶爸在評論區問"寶寶便秘怎么辦",客服直接給出自家益生菌的食用建議——這轉化,比硬廣高明多了。
建議至少保持: - 每周2-3篇行業相關干貨 - 每月更新成功案例或客戶見證 - 季度性調整產品展示邏輯
最近總有人問我:"建個站大概多少錢?"這問題就像問"裝修要花多少",從幾萬到上百萬都有可能。關鍵得先弄明白:
1. 核心目標:是品牌展示?獲客轉化?還是會員服務? 2. 用戶畫像:你的客戶習慣用手機還是電腦?喜歡看視頻還是讀文字? 3. 后續規劃:要不要對接ERP?考不考慮跨境電商?
有次去義烏考察,發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:同樣做小商品批發的,那些在官網開直播驗廠的店鋪,拿下的都是海外大單。時代真的變了,現在連老外都學會在阿里巴巴上貨比三家了。
記得前年參加行業峰會,有位前輩說:"未來十年,沒有官網的企業就像沒裝門牌的商鋪。"雖然說得絕對了點,但想想現在年輕人找服務都是"百度+官網+大眾點評"三件套,這話還真不算夸張。
要是你現在正打算建站,我的建議是——先把手機掏出來,看看同行最好的三家官網,再找出你最討厭的三個網站。這一正一反六個樣本,比任何方案書都管用。畢竟啊,有些學費該交,但能少交就少交點兒不是?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