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:聊聊官網建設那些事兒
時間:2025-08-13 19:00:01
說實話,十年前我第一次幫朋友公司做官網時,整個團隊就三個人——設計師用PS切圖,程序員手寫HTML,我負責把Word文檔里的公司簡介復制粘貼。現在回想起來,那會兒的網站活像路邊打印店做的宣傳單頁,動態效果全靠GIF閃爍的"歡迎光臨"橫幅。
最近參加行業交流會,發現不少老板對官網的理解還停留在"有個頁面展示聯系方式就行"。這讓我想起去年接觸的一家做智能硬件的初創公司,他們的淘寶店月銷過萬,官網卻連個產品參數表都找不到。創始人理直氣壯地說:"現在誰還看官網啊?"結果三個月后參加政府招標,第一輪就被刷下來——評審標準里明確要求提供官方網站的產品認證公示。
這事兒特別典型。現在的企業官網至少得扮演三個角色:
1. 24小時營業的超級業務員(得會講人話那種) 2. 品牌故事的紀錄片放映廳(別拍成企業宣傳片) 3. 數據金礦的自動挖掘機(用戶行為都是寶藏)
有個做餐飲的朋友跟我吐槽,他們花三萬塊做的官網,轉化率還不如美團店鋪。我去看了眼,首頁輪播圖是董事長參加商會活動的照片,菜單頁面要下載PDF才能看——這哪是官網,分明是電子版企業內刊。
上個月幫客戶驗收網站時,開發團隊交來個酷炫的首頁:星空背景會跟著鼠標飄,產品介紹要用AR眼鏡才能看完整版。結果老板打開手機當場黑臉——加載15秒才顯示"請使用Chrome瀏覽器"的提示。
這些年見的坑多了,總結出三個最要命的:
1. 把炫技當創新 有個做少兒編程的客戶,非要首頁放3D機器人跳舞。結果家長反饋:"點完八個彈窗才找到試聽課入口"。現在他們的新官網把報名按鈕做得像消防栓——紅底白字特別顯眼,轉化率立竿見影。
2. 內容像過期罐頭 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某樂器行官網,新聞欄最新更新是2016年店慶消息,課程價格表還寫著"疫情期間特惠"。這種網站不如關掉,簡直是在告訴客戶"我們倒閉了"。
3. 移動端像后媽養的 去年雙十一當天,某服裝品牌官網移動端下單按鈕神秘消失。技術排查發現,原來設計師把按鈕做成了"PC端顯示紅色,移動端顯示透明紅"。這個價值百萬的透明啊!
你可能不信,我見過最有效的官網是個做有機蔬菜的。整個網站就五個頁面,但每個細節都透著巧思:
- 產品頁用短視頻展示大棚實拍,背景音是鳥叫聲 - 訂購按鈕旁邊實時顯示"今日還剩XX份" - 聯系方式里直接嵌入了農場主的微信二維碼
老板說他們根本沒找外包,就用現成的建站工具搗鼓了兩周。關鍵他們抓住了核心——城里媽媽們就想看看菜是怎么種出來的。
現在市面上建站方案大致分三種:
1. SaaS拖拽式(適合急性子) 就像搭積木,但要注意后期功能擴展可能卡脖子。有個客戶用某平臺做的商城,等想加會員系統時發現要重構。
2. 開源系統(適合技術宅) WordPress這類確實自由度高,不過上次見個客戶網站被黑,首頁被改成"黑客之家",就因為半年沒更新插件。
3. 定制開發(適合不差錢) 我們團隊去年做的工業設備站,光產品3D模型交互就開發了兩個月。效果是真好,預算也是真感人。
最后說個反常識的觀點:官網永遠沒有"做完"的時候。我常跟客戶說,與其糾結首頁banner用哪張圖,不如先讓網站跑起來。有個做寵物用品的客戶,最初就上線了產品展示+聯系表單兩個功能,三個月后根據用戶咨詢數據,才逐步增加了在線問答、養寵百科這些板塊。
現在他們官網最火的居然是"寵物殯葬"預約服務——這個需求完全是從用戶搜索詞里發現的。你看,好的官網應該像棵活著的樹,會自己長出新的枝椏。
下次有人跟你說"官網沒用",不妨反問一句:"你是覺得門店招牌也沒用嗎?"在這個掃碼比吃飯還勤快的年代,官網早不是選擇題,而是企業呼吸的氧氣面罩。當然,前提是別把它做成防毒面具——又重又悶還影響形象。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