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字化轉型第一步:你的企業真的需要一個好網站嗎?
時間:2025-08-23 21:00:01
說實話,每次遇到還在用"企業黃頁式網站"的老板,我都忍不住想嘆氣。都2023年了,居然還有人覺得網站就是個電子版宣傳冊?上周碰到個做傳統制造業的客戶,他的網站首頁還飄著"建議使用IE6.0瀏覽器"的提示,差點讓我把咖啡噴在鍵盤上。
記得十年前幫親戚的小飯館做網站,放幾張菜品照片、寫個地址電話就完事。現在?呵,連街邊奶茶店都知道要掃碼點單了。企業網站早就從"有沒有"變成了"好不好用"的問題。
我觀察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:那些抱怨"網站沒用"的企業,八成都在用著十年前的老古董。就像總抱怨沒人買貨,結果店里還掛著"概不賒欠"的毛筆字招牌——這年頭誰吃這套啊?
最近幫幾個中小企業做診斷,發現大家對網站的理解簡直千奇百怪:
1. "我們行業特殊,不需要花哨" 這話我聽得耳朵起繭。去年給個做工業軸承的廠家改版,就加了在線選型工具和3D展示,三個月后詢盤量直接翻倍。特殊行業?越是專業越該把專業表現出來啊!
2. "做個模板就行,反正沒人看" 哈!這話就像說"反正沒人來我家,穿睡衣接待客人也行"。問題是現在客戶都先上網查資料,看到你那山寨感十足的模板站,轉身就找競爭對手去了。
3. "維護太麻煩,不如不做" 這就好比因為怕車要加油所以堅持騎自行車。現在多少SaaS建站平臺連保潔阿姨都能上手更新內容?關鍵看你想不想解決問題。
上周陪朋友看他剛上線的網站,那叫一個眼花繚亂——首頁輪播圖有五六個,懸浮客服窗口占半個屏幕,找聯系方式得玩"大家來找茬"。我說你這不像企業官網,倒像街邊發的牛皮癬廣告。
其實好的企業網站就把握三點: - 像導航儀一樣明確:三秒內要讓訪客知道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- 像超市貨架一樣整齊:重要信息永遠不超過三次點擊 - 像便利店一樣貼心:該有的功能一個都不能少(在線客服、移動適配、快速加載...)
有個做環保設備的小老板跟我說,自從把"24小時技術響應"做成首頁動態提示,半夜都能收到海外詢盤。你看,有時候勝負就在這些小細節上。
現在建站市場魚龍混雜,動不動就跟你扯"中臺架構""元宇宙入口"。我有次聽銷售把響應式設計說成"量子自適應技術",差點笑場。
普通企業真不需要搞什么黑科技。重點就三件事: 1. 服務器別總崩潰(見過太多網站一搞活動就502的悲劇) 2. 后臺別太難用(培訓新員工改個電話號還要找外包?) 3. 別被流量統計騙了(那些"日均訪客2000"可能90%是爬蟲機器人)
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某公司花20萬做網站,結果連基本的SEO都沒做。老板還振振有詞:"我們靠口碑不需要搜索流量"。結果呢?同行用他十分之一的預算做的網站,常年霸占行業關鍵詞前三。
建議中小企業這樣分配預算: - 40%給核心功能(展示+轉化) - 30%給用戶體驗(速度+動線) - 20%給可持續性(SEO+安全) - 10%留作應急(總會有些意外需求)
剛入行時接過個餐飲連鎖的單子,光顧著把菜品拍得誘人,忘了做預約系統。開業那天前臺電話被打爆,老板氣得直接把我從VIP客戶名單里劃掉了。現在想想,要是當時多問句"您最希望網站解決什么問題",也不至于這么尷尬。
所以現在幫客戶做需求分析時,我都會先問:"如果網站只能做一件事,您選哪件?"答案往往出人意料——有次做母嬰用品,對方最在意的居然是"能讓奶奶輩看得清字體大小"。
最近總有人問我:"現在都短視頻時代了,還做網站是不是太老土?"這話就像說"有了外賣APP就不用開店"一樣離譜。你看那些直播帶貨的,哪個不是把流量往天貓京東引?企業網站就是你在互聯網上的不動產,別人可以租房(平臺賬號),但自己的房子總得好好裝修。
下次再遇到說"網站沒用"的老板,我準備直接問他:"您上次找工作是不是還在用紙質簡歷?"數字化轉型這事兒吧,有時候就差這么個扎心的問題。
微信掃碼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