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字化轉型第一步:如何打造一個能賺錢的企業官網
時間:2025-07-27 05:00:01
前幾天遇到個挺有意思的事兒。有個開餐飲店的老同學突然找我,神神秘秘地說要花三萬塊做個"高端大氣上檔次"的官網。我問他準備放什么內容,他撓著頭說:"就...菜單和地址?"得,這錢怕是要打水漂了。
現在還有不少人覺得,公司網站就是個線上版的宣傳冊。拜托,這都2023年了!我見過太多企業把官網做成"三件套":首頁大輪播圖、公司簡介、聯系方式。這種網站啊,簡直比超市里的促銷傳單還敷衍。
說真的,一個合格的官網至少要干三件事:獲客、轉化、留客。就像我們小區門口那家面包店,人家官網不僅能下單,還會根據我的購買記錄推送新品試吃券。上周我就是被他們的肉桂卷廣告勾去的,結果順手又買了杯咖啡——你看看,這才叫會做生意。
做網站最怕跟風。前兩年流行全屏視頻背景,結果加載慢得像蝸牛爬;去年流行極簡風,有些網站簡樸得連電話都找不到。我整理了幾個要命的誤區:
1. 炫技式動效:首頁搞個3D旋轉特效,用戶等10秒還沒看到正文。說真的,這跟用PPT做畢業答辯時瘋狂加動畫有什么區別? 2. 迷宮導航:上次幫老丈人查醫院官網,點進"科室介紹"居然要跳轉三次。老人家最后氣得直接打電話罵客服。 3. 僵尸內容:新聞停留在2018年,"最新促銷"是春節活動(當時都端午節了)。這種網站不如關掉,留著反而敗壞形象。
別被那些報價嚇到。我合作過的一個設計工作室,用開源系統搭站,前后才花八千多。他們特別聰明地把作品集做成"項目故事",每個案例都配設計師手稿和客戶評價。結果你猜怎么著?轉化率比那些砸錢做特效的同行高30%。
這里分享個省錢妙招:先做最小可行性版本。就像開餐館得先試菜,網站也可以先上線核心功能。有個做有機食品的客戶,最初就只做了產品展示和預約試吃,后期才逐步加入會員系統和配送跟蹤。這種"滾雪球"式開發,既控制成本又能快速驗證市場。
見過最可惜的案例,是家挺有名的設計公司。網站視覺做得像藝術展,但點開案例詳情,除了張效果圖就剩"點擊咨詢"四個大字。后來他們老板跟我吐槽咨詢量低,我直接說:"您這跟讓客人猜盲盒有啥區別?"
好的內容要像會說話的銷售: - 產品頁別光放參數,說說能解決什么痛點 - 案例展示要帶前因后果,就像講故事 - 常見問題板塊最容易被忽略,其實能省下40%客服成本
有個做智能鎖的客戶,在官網放了段對比視頻:傳統鑰匙忘帶時的狼狽VS用他家產品的從容。結果那個頁面轉化率直接翻倍,比降價促銷還管用。
很多企業把官網當終點,其實它應該是個樞紐。去年幫個教育機構做診斷,發現他們官網流量其實不錯,但完全沒和微信公眾號、線下活動打通。后來我們做了三件事: 1. 在課程頁面嵌入預約試聽小程序 2. 給官網訪客推送定制化資料包 3. 線下活動的照片墻同步到網站案例庫
三個月后,他們的客戶留存率提高了驚人的60%。現在想想,這就像在商業街開店鋪,總不能大門緊閉等客人自己撬鎖吧?
最后說個扎心的事實:80%的企業網站上線后就沒再管過。這跟買了跑步機當晾衣架有啥區別?我建議客戶至少每季度做次"體檢": - 數據分析(哪些頁面跳出率高) - 內容更新(新產品、新案例) - 技術維護(速度測試、安全補丁)
有個客戶特別逗,每年雙十一前都雷打不動更新網站。他說這叫"給線上門店換季裝修",去年光是優化了移動端支付流程,移動訂單就漲了45%。
說到底啊,官網不是面子工程,而是個24小時營業的超級員工。下次再有人跟你說"隨便做個網站",不妨反問一句:"您會隨便雇個銷售嗎?"
微信掃碼咨詢